美感來自於態度,美感來自於敏感,如果不喜歡觀察,討厭思考,就不要談美感了.

教育是每個"個體"在成長中建立起人格與獨特性之基礎,美感,則是教育中最基礎的準則之一,在台灣常常被"實用性""投機性"所替代,美感造就"行為,態度與結果".

有人喜歡說"審美觀有所不同,"這句話有一半是對的,一半是錯的,只是近安慰人心的話語,應該說是每個人喜歡的風格不同,審美觀與美感絕對有一定的標準,不然大家都內褲外穿上街頭了.

基礎的美感來自於對生活細節的用心,美感是建立於修養與尊重,所以"閱讀,教育,國際觀,眼界"都很重要,但是人的成長很容易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美感的修為也緊緊跟隨著大環境,這是一種"困境",沒錢沒才改變環境,就只能靠自覺,等待金蟬脫殼,開了竅.

美感就是要多想,多看,多比較,多思考,美感要去在乎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從一條毛巾的選擇,到每一句話,到每一個動作,用生活態度去認真對待,讓每個細節都可以達到"自慢".

懶散是美感的毒藥,大部份的庸俗是出自於不經過思考與不在乎.

有的人只愛汽車,不愛衣服,有的人只愛手錶,不愛鞋子,隨便生活而美感有限,這個美,那個醜,這句話,那個行為,每個細節的距離差距過大,綜合起來就變成"土感",所以人要氣質.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是哄小孩的,人是團體動物,無法不在乎彼此,,社會上每個人都深深彼此牽連在一起,而每個人也在乎共有的大環境,因為我們都圍繞著大環境而生活,創造出更美好與進步的環境,沒有環境會圍繞著你而活.

每個人都因為能被欣賞而受恩賜,被誇獎而能夠開心,被厭惡而難於生存,被孤立而難有成就,所以我們是為了他人而生活.

人與生活不是用模具量產出來的,那會顯的恐怖與無奈,美感也代表著獨特與個性,排斥具有個性的東西,故步自封會變成無法創新,有個性的東西才有靈魂,有個性的東西才會美.

美感也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穿Prada西裝開Mazda比穿三槍牌開BMW的長得帥,錢的價值在於運用的方式,不用心生活與缺乏美感的人錢會花得很笨.

兩間同樣花兩百萬的裝潢的新房子,一間有三百萬的質感,另一間看起來是一百萬的垃圾.

兩件同樣是五千元的新衣服,一件穿起來像二千元的地攤貨,另一件看起來像上萬元的時尚精品.

這些例子多不勝數,上房屋仲介網,就知道有多少房子花數百萬裝潢的毫無價值.

我有一件Uniqlo的褲子,不少人說"看起來不錯,一定是高級品牌的精品",我表情正經,心中開懷大笑,它只要台幣七百元,當然還要看穿的人,氣質翩翩是少不了的,很多東西只是看怎麼挑而已.

在挑選中,不可能全是對的選擇,人難免衝動與情緒化,貪小便宜更是台灣人的通病.

每的人都喜歡週遭是個美麗的世界,每個人都痛恨周圍充滿汗臭與狐臭,所以美感請從要求自己做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大同電鍋,取名叫大同,字叫Tatung,畫一個腦水腫的娃娃,你就早已知道它能不能走入世界市場了,美感就這麼簡單.

總統夫人不願意委屈求全去迎合環境,簡單的追求節檢樸實,但節檢樸實並不代表總統夫人可以有不好的氣色,人不只要節檢勤樸,還要得適得宜,當你走到一個環境,就必需去配合,人對自己與對外都要有負責的態度,美感也就這麼簡單.

看宏達電王雪紅的穿著,你就知道HTC工業設計的美感絕對有限,美感就這麼簡單.

美感不是存在於自我,美感是態度與尊重,美感代表著人的眼界.

美感也是成長的基礎,因為美感是一種態度.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個人可以創造的價值與事業利潤也來自於美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cent Humil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