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跟著城市的脈動,城市的環境與格局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城市就等於國家.

有的城市以保存優秀的文化遺產揚名天下如巴黎與歐洲諸城,有的城市以文化藝術創造力贏得金錢與人才如米蘭與柏林,有的城市以最具親善力的都市環境營造出最宜居的環境如加拿大與荷蘭,有的城市以自然風光而自豪如蘇黎士,有的城市擁抱自由化的環境創造出強大的商業能量如香港與紐約,有的城市以國際化吸引人流如新加坡,有的城市以素養傲人如東京,有的城市以豐富的娛樂性建構運動與享受的聖地如摩納哥.

成功的都市各自展現自己的特色,也有不少優秀的城市同時兼備各種條件.

最基本的,在許多大大小小城市,市政府辦公大樓通常是最具有文化與質感的標章性建築.

不一定要找書本用力去讀懂一個城市,也不一定要到每個景點去拍照,在巷弄間品味,花點腦筋觀察各種工具與角落,用腦袋瓜思考一下,與從細節就能讀到城市的未來,細節就能說出故事,推斷背後的原因,預測未來的發展,前因後果用邏輯就可以推理的出來,只要願意認真思考,沒有事情是瞞得住的,八九不離十,這才是觀光的精髓.

一個城市的美感,有時候從校園的外牆就可以開始開始認識,美感不就是從教育開始,學生看不到細節與美麗就無法建立美感的見解,學生不瞭解美感的適當性,大人當然也沒有眼界,人民素質就會隨便.

台北有沒有未來?

包含嶄新的學校,各級中小學外牆與外牆鋪的是有如廁所裡最便宜的磁磚,就算是臺北市政府的外牆也如是一般,有一所全新小學的游泳池,衛浴間的"不銹鋼"置衣架已完全腐朽鏽爛.

在各區的公共空間總是缺少公共停車場,而停車位的格子永遠沒有預留開門的空間專門為瘦皮猴所設計.

小小台北充斥著大型怪物公車霸佔所有車道,常常乘客屈指可數,也許多用一些班次頻繁點的中小型巴士更為實際,全台北幾乎沒有公車站停車暫停彎道,大小車輛常彼此威武恐嚇.

大大小小的土地都是用來買賣房地產,每棟房子都相愛的依偎在一起,公園與噴水池的設置對國庫與官員口袋來說太過奢侈,還有許多荒廢的小空地可以任由地主橫行霸道,毫無處置.

為了讚揚台灣素質優秀的人民,有時一公里都找不到一個垃圾桶,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

許多運輸站的公共廁所放著醜陋大型的電風扇,把鹹鹹味道吹向鼻孔,因為不夠敬業的清潔人員雙手乏力,用水水的拖把快速的拖過後,懶得擠乾拖把再拖一次.

許多捷運站連設立椅子的錢都短缺,還有文湖線的南軟捷運站可以長達約四層樓的直線下階樓梯,沒有錢設立扶手電梯,不小心人一多,腳一滑就變成了滾人球,做一個台北人要求每個人雙腳強健,還要有吸盤鞋底.

還有更多不友善又礙眼的環境是人人皆知,人盡可夫,生活在彼此踐踏著環境,更別談可怕的台北縣,任何精神正常的官員都看的出來,歷任首長們沒有意願宏觀認真的對待城市的細節,卻大小貪瀆充斥,不作為,於是東缺一塊,西補一塊,整個城市像破布補丁.

台灣到處吸取外國經驗,整個馬路系統像是馬路超大的美國,每個公共建設東湊西湊,融合了美日歐的文化,適用的拿來,不適用的也拿來湊合,就算學了也只做了半套的品質,成了四不像的台北.

追求觀光收入絕對不是花幾千萬打廣告,請林志玲代言彎腰爆乳或是請F4露肚臍就月入數百億,為了林志玲來台灣觀光是頭腦壞掉,觀光是為了要追求文化與美感的衝擊是基本常識,所以觀光局公務員小學沒畢業,觀光也不是用嘴巴口號"人情味"喊出來的.

品牌的理念來自於產品本身.

二零一三年的最新統計資料,國際觀光組織所提供.

目前法國每年觀光人口達八千三百萬人次,美國六千七百萬人次,西班牙約五千八百萬人次,德英約三千萬人次,泰國與香港各約有兩千四百萬人次,小小的澳門都有約一千四百萬人次.

到法國觀光人均消費約兩萬台幣,其它國家觀光人口的人均消費大約是四到五萬台幣之間.

以上計算,法國不需任何產業,每年觀光收入就約有一兆六千萬台幣,而西班牙觀光人均消費有三萬台幣,年收入有也有一兆七千萬台幣左右,德英年收入大約有一兆兩千萬,香港與泰國約年收入八千億,澳門約有一兆三千萬(人均消費約十萬台幣).

而台灣過往每年觀光人口約兩百五十萬左右,其中以商務居多,開放大陸客後,台北的每年觀光人次增加到五百萬人,大概也是全台灣的年觀光人次.

所以不用取笑歐洲與美國的經濟衰敗,以持久戰而言,經濟用觀光收入就可以輕易的將台灣打趴在地.

台北這個城市,餐廳無數,便利超商密度世界最高,夜市很多,有毒食品更多,生活誇張的便利,可惜方便吸引不了外國人,只吸引了不開火的台灣人,台北的百貨公司也是到處林立,但是多數的商場內常常空無一人,除了依靠打折的周年慶,爆滿的永遠只有飲食街,如果商場眾多,消費是要靠觀光人口的.

目前台灣的人均收入約兩萬到五萬之間,物價極高,只有飲食便宜,單單教育費用就佔了所得的百分之六十幾,世界最高,更別說是全球最貴的房地產公設,就談薪資收入也算是接近貧窮,無法撐起太多中級以上的品牌消費,也就是Zara的物價大概就是多數台灣人購物的極限了,商場生意當然不會好.

缺乏觀光人潮,台北的商場隨時可能會湧現倒閉潮,房價就可能大崩壞.

台灣產業早已完全空洞化叫人緊張,政府入帳本的廣義GDP計算,其實錢都留在大陸,連基本的城市觀光財都沾不到,台北這個城市的生存力薄弱,氣喘吁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cent Humil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