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説,只要夠強,拿公桿也強,那是廢話。對一般人,到底要要不要買球桿?如果真心愛打球,那就要買,有專用的球桿才更容易體會到桿法的細節,進步的速度會更快。

一把球桿的許多細節可以影響穩定度與母球的控制。

撞球桿的品質大部份取決於前節(Shaft)的品質再來是重量的平衡與中輪的做工至於後節(Butt)的差距大都只是在於花色也不易損壞,但是對技術無關的後節花色通常是球桿價格最大的變化因素。

後節與前節結合的中輪,有木螺絲與金屬螺絲之分手感與慣力非常的不同一般不要隨便買木中輪,木牙做的好的很少

撞球桿有許多品牌其中分兩大類就是「手工桿跟量產桿」。

所謂手工桿就是各知名與不知名的大師手工所做的球桿,品牌非常多,各種價格都有,South West可以說是台灣最受歡迎的美國手工桿,台灣有許多「仿紹」,買「仿紹」加上ㄧ隻真的SW前節,我是不知道有多大意義。台灣也有個知名手工桿叫「仁桿」,我沒用過,因爲不喜歡它台味的花色,價格也是數萬起跳。到了一定品質,打的順手的就是好桿,價格不代表一切,耍酷用的居多。

所謂量產桿,從數千到十幾萬都有,就是工廠大量生產的桿品質穩定,週邊配備比較容易購買,如延伸器、重量調整螺絲與前節,照顧比手工桿方便多了,所以個人首推量產桿。如美洲豹就有出可以調整重量的工具,兩千元一組,另外美洲豹的球袋也格外漂亮,價格七千到八千不等,但是一般兩三千的球筒也足夠使用了。

品質好的量產桿,個人感覺,我只喜歡Mezz和Predator美洲豹,再來有Cuetec,最後Furry。近年各品牌推出碳纖維黑前節,優點是漂亮又不會變形,缺點是價格高,比木前節硬很多,木前節常會不小心受傷,打久了也要換,所以碳纖維前節性價比頗高,不易變形,但是美洲豹黑前節沒先角,換皮頭要小心傷到前節,此外黑前節比一般木前節重十克左右,造成球桿重心明顯的前移,頭重腳輕,所以延伸時會更深讓球的反應更強,其實不一定好,因為擊球控球都是靠後手,出桿改變相當多,新材料技術早就有,球桿百年來有固定的材料、重量與平衡點有它的道理,因為流行,越來越多人拿黑前節,幾十年後,可能變成好的木前節最貴。

一般傳言,硬度高的前節遠球比較穩,如Mezz較硬朗而遠球順手,適合打球愛好出力的人,少數比較富彈性的前節擊球較細膩,適合柔桿,如美洲豹的314前節,有些人打不慣,但是準度問題99%還是在個人技術,前節的選擇是個人主觀與習慣,雖然撞球有基本動作,但是每個職業選手出桿與習慣還是明顯不同,所以不能單純以前節軟硬來斷定細膩度與準度的特性,適應力好的人通常球技都蠻強的。

美洲豹有個缺點是它自己發明專利的快速中輪容易鬆脫,但是美洲豹有些球桿是量產桿最漂亮的。

Mezz桿大多日本進口,各部位都能達到一定的品質與水準是很好的量產桿,其實整體品質會比美洲豹好些,但是我個人喜歡美洲豹多些。我用習慣美洲豹的軟前節,也比較喜歡美洲豹後節的花色。

2012左右,為了追求更大的獲利,美洲豹開始都移到中國製造,所以之前美國製的314二代前節蠻有紀念價值。美洲豹的副牌Poison品質不是很好,單純給年輕人耍酷。

球桿重量球桿可以透過最後方隱藏的螺絲做調整,前節與後節平衡感也很重要,高手都拿輕的球桿18盎斯oz左右,球會比較細膩,好控制,一般人則以19-19.5盎斯最受歡迎也最適當。不少人運桿會飄,就想拿偏重球桿20到21盎斯,則是不建議,母球的控制會變差,穩定性也會因此起伏較大,打久了會感覺太重,就是球桿太重造成運桿不順,運桿滑順才是穩定度的關鍵。這一兩盎斯會差很多,適當的重量,穩定性與細膩度層次都會好很多。

前節與皮頭直徑每個人手大小不同,我習慣使用的皮頭寬度(前節)是12.7mm,所以每種寬度的皮頭與前節適合不同的人,一般而言,市場上的皮頭(前節頂部)寬度以12.7~13mm為大宗,小於12mm就很少人在用,過去美洲豹出了個Z前節11.75mm寬,不受歡迎。比較寬的皮頭擊球的準度較爲穩定,而比較小的皮頭寬度,旋轉球會更強,擊球點要更精準,較難駕馭,易造成母球路線的彎曲,當然也看個人習慣,但是,打久了都常會換修皮頭,修皮頭過程中難免磨損前節先角,前節也會自然磨損,自然寬度越小。不要小看0.1mm~0.5mm的差距,12.9、12.4、12.7打出來完全不同。

球桿重心美國的論壇在討論,主要是桿尾底部到重心點以18~18.5英吋(47公分)為最好。球桿整體長度就不用挑剔了,都大同小異,一隻球桿不可能所有條件都完美的適合自己的體態。後節握把粗細也有所不同,第一,對大部份人,習慣就好,影響不大,第二,如果手真的太大太小,還是要考慮握把的粗細,會影響運桿,少部份球桿後節會稍為偏細,如美洲豹Throne系列。

皮頭:以前國內外大家都用Moori,自從十幾年前公司易主品質出過變化,現在主流是日本卡姆Kamui皮頭,皮頭軟硬則是個人嗜好,多數人選M或S的軟硬度,S的軟皮頭球感會較好,有些職業選手也會拿SS特軟,但是軟皮頭變形與消耗速度更快,要準備輕便工具,時常自己打磨照顧,易扁平或香菇頭,皮頭磨的越圓會更犀利,下左右塞時的準度需要修正量越多,會更易失誤,尤其對貼壁球與柔桿的影響,不常打的人要求穩,最好皮頭不要太圓,扁皮頭對中長距離準度穩定很多,所以修皮頭的弧度一定要儘量維持自己固定的習慣,否則準度的穩定會差很多,會誤認為自己出桿歪了,其實是下塞時母球偏離了心中設定好的路線。

當球技到ㄧ種地步,球桿細節都會變的很重要,一兩顆的不穩定就決定了整盤球的輸贏,買球桿要有耐心的試各種細節呎吋,找到一把最適合自己手感的球桿,然後好好的「適應」球桿,個人技術還是第一,但是用慣的球桿會提升穩定度,也比較好進步,所以喜歡撞球的人要買球桿。

有球桿後,要記得保養,每次打完要用濕抹布擦拭,在家時要用橡膠吊架把球桿吊起來用地心引力維持球桿的直度,球桿一定要直,不能讓前節木頭隨著溫濕度的變化而變形。

我拿過許多運動的獎牌,比其它運動,撞球對細膩度的要求最爲敏感,除了基本動作要好,撞球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力通常精神不是很好時撞球的表現就會差很多,無論如何,任何運動都需要良好的健康狀態,有興趣培養自己的人,除了天份,要避免不健康的生活,少點檳榔少點菸少點情緒,保持謙遜有氣質的語言,任何成就都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一個嗜好就能修養自己的個性。

任何的事情的成功是從生活細節的態度開始,沒有例外,沒有天份的人,更該要求自己。

球打到最後,都是「體力、專注力、心態問題」,體力也會影響心態,心態影響穩定度,要維持常勝,身心都要健康。各項運動賽事都一樣,球員體力的壽命大概就在四十歲,準度就會開始下滑。

撞球對環境的要求也嚴苛,濕度與溫度的變化或桌布的不同,擊球的距離與方向就會截然不同,所以環境好的球場很重要。

年輕人因爲良好的視力與富有彈性的肌肉,準度更好,一準天下無難事,天生條件也決定準度,所以世界級高手很少有近視的,但是在疲勞與壓力下沒有人可以永遠保持準度所以技巧與經驗還是最重要,維持穩定是必需的基礎,還是要先顧進,打不進再會跑賽都沒用。

撞球桿的選擇

上圖,我覺得自己的架桿好帥,哈哈。在英國住了三年,荷蘭住了兩年,上海住了八年,在上海一個日本球館打倒一群日本人拿到冠軍,亞軍被打敗後兩行眼淚大哭著跑掉,在搶最後一局,我被Safe後,跳進吃光光。

我用過的桿有兩隻Mezz、P3、美洲豹BK Rush、Falcon TNT、Mezz ADII、Throne 2、音樂大師。

BK Rush和AD II毫無置疑,是市場上最優秀的衝桿與跳桿之一,衝跳桿和個人順手無關,純靠桿性

我一向習慣打314前節,P3是我拿最久的桿,好打,但是很討厭會鬆脫的快速牙,用過幾個月Throne皇冠二代就放棄不用了,音樂大師也是非常好打的桿,長的又漂亮,其實最好打的是我那價值一萬多的Mezz配314前節十一牙,貫力均勻,柔中帶穩,硬中帶柔,準點精確,但是長得像公桿,不夠帥,所以我很少再用,哈哈,後來送給豬頭朋友。

拿球桿,最好至少有八牙比快速牙好,擊球比較安全穩定,個人是體會不到快速牙對球桿有任何好處

我也用了三年的12.9黑前節,但是穩定度走掉了一年,球技也退步了,只是為了帥。

球桿全賣了,現在拿的是朋友送的Furry,一支只要幾千元台幣,好打,肯定是我最後一支球桿,所以打得順手的就是好桿,反璞歸真,球還是打的穩最帥啦。

撞球越來越落沒,不只年輕人愛打電動,現在的人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事實上,撞球場的環境一直沒辦法進步,多數老舊髒亂,打撞球的人也真的比較缺乏嚴以律己的人,檳榔與髒話比較多,一直是龍蛇混雜而不無法受到廣泛支持,也因為缺乏即得利益,政府與企業向來對比賽的投入也吝嗇,無法刺激產業發展。

一個選手,一個事件,需要有發展與獲利,在各種儀態都必需站在一個高度,成為一個模範,才能得到支持。希望撞球環境能有更多有智慧的人加入,也希望有更多有眼界的人來經營撞球界。

國內撞球界各機構與比賽都有想盡力推動撞球發展,但是,網頁設計的俗俗的,Logo缺乏美感,影片不會拍,幾句話都不會講,如何引起國際關注?   細節上的努力決定一切,沒有堅強的基礎,就不會有健康的未來,2023 Matchroom的在台灣的第一場國際賽竟然只找得到西門町的好客球館。

國內許多讓局賽也激發不起我觀賞的興趣。

對岸的大陸卻傾國家之力推動洞口圓形的中式球桌八號球,難度高於傳統美式撞球,職業比賽冠軍獎金可高達數百萬台幣,在幾年之內培養出數十名大陸頂尖高手,運桿像機器人,大陸撞球界的發展很大機會將引領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cent Humil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