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不停的演變,少子化的衝擊,年輕一代父母對之責任態度的改變,網路的衝擊,造年輕人的"進化"都比以前來的空前巨烈.
現代兩岸年輕人共同的特點就是,自我意識高漲,無法接受批評與挫折,充滿自信卻毫無謙遜之心,但是台灣年輕人有些優點,就是充滿創意與彈性,還有人性.
在大陸,僱用過北大學生,浙江理工大學,北京政法大學,復旦,四川大學等等,並常向他們挖掘成長過程與人生的態度.
在大陸,只要是能夠就讀大學的大學生,百分之九十的家境是大陸較富裕的一群,而只要你夠富裕,走後門的也一堆,但是這些學生們,通常一點都不知道他們已經比許多人都幸運與富裕.
世界道德的改變,變成一切以追求金錢與獲利,也讓許多知名國外學府到大陸設分校,這些知名學府大部份都只是在賺錢的學店,只要有錢就能進,只要夠錢就能畢業.
法國知名拉薩爾設計學校在上海分校,學生都是金字塔頂端的一群,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學生開名車上學,包括法拉利與保時捷,他們大都是不愛讀書,最後認清證書的必要性,因此付錢進了學校,只要有錢就能進.
最後的結果是只要拉薩爾畢業的學生,知道學校行情的公司就不願意聘請,寧願請一般大學的畢業生,而這間學校在巴黎算是不錯,在新加坡分校也還可以,到了大陸就完全變了質,在大陸就是如此,任何東西到了大陸都變了質,因為大陸的領導者都只是為了錢,不是為了理想.
大陸的CEIBS MBA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大陸著名MBA,排名前五大,文茜週報曾大力吹噓與報導,但是千萬不要太相信,台灣的媒體大都只是浮華不實,通常不太知道真正的內幕與文化,而大陸有太多浮華不實,充滿謊言的東西了,過去的台灣媒體是靶大陸報的太差,現在的台灣媒體是把大陸報的太好,加上許多置入性行銷.
我也曾報名過這間學校,要進去一點都不難,有錢就可以,考試只是一種名目,不太重要,也曾經去裡面聽了課,多數的同學的素質與知識讓你不敢恭維,當然,我必需承認他們許多是有錢人或官員子弟,本來,想進去混一張文憑並建立人際關係,但是,實在接受不了那些同學,又要付數十萬人民幣,所以就輕易的放棄了.
回到一般大陸的大學生活,因為富裕,所以絕多數的大學生不會去打工,也不太懂打工.
大陸絕多數的大學,到大三幾乎就不用上課了,也許進去有些門檻,但是要畢業非常的容易,很簡單的,絕多數的學校只是儘量要你每年不停的繳學費,所以不管功課好不好,學校都不想你走,希望你混到畢業,才能幫助學校獲利,因此,大陸的大學很像是兩年制.
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有許多學校就開始逼學生找工作,到大四,就根本完全不必上學,有的學校會要求每個月回校一天,做做樣子,更有許多學校表明,如果沒有找到正式工作,請公司提供就業証明,否則學校就暫時不發畢業證書,因為這是學校們唯一可以向中央展示的業績,以爭取更多預算,以爭取未來更多的學生,所以許多大學是非常的扭曲,教育與道德的扭曲是難以想像的.
大學生在每個星期三,有個重要的必修課,政治思想課,也是老師們放假的日子.
你覺得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會比較吃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越來自鄉下地方的,越不會吃苦,他們跟我說,農村還是集體制,政府的收購農作是固定的,每個月的收入都是固定的,不管耕種的努力與否,因此,大家都每天在混日子,不太願意工作,雖不富裕,卻活的很輕鬆,人卻又很單純,所以不懂的競爭,卻又不太會吃苦.
相對而言,來自都市的大學生,因為有較豐富的競爭環境,反而比鄉下人會吃苦些,但是,這些大學生如果來自一線都市,又有點不太一樣了,他們大多太過富裕而不懂的腳踏實地,所以,最好的大學生也許來自那些二三線城市,不要太富裕,又不要太農村.
你覺得來自北大的學生會比較好,不要太多夢想了.
比起大陸的學生,現在的台灣學生也是充滿自我,一樣不會吃苦,但是,可是三樣非常重要的東西,是大陸學生無法擁有的. 1.)道德感 2.)基本的做人處事與禮貌 3.)人性 ,這些是人類基本能力,失去了這些資產,一切專業能力在團隊都變的不重要.
當你教導與痛罵這些剛進社會的大陸學生,罵到最後,你發覺他們原來完全不懂的是非後,你反而會同情,但是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他們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碰到困難就丟著不管,還怪主管沒教他碰到困難怎麼解,你覺得好累.
這些大學生出社會工作,不論男女,仍有許多不願意每天洗澡,不洗衣服,公司還要除臭.
看到有個女員工尿急時,忍不住失禁尿在辦公室座位上,你想拿起武士刀.
當你請員工幫忙訂一張機票時,莫名奇妙的幫所有主管都買機票,因為這位員工猜測大家一起要回台灣,你真的想拿起機關槍.
在大陸,幾年過去,一個一個員工的走過,曾經想要培養一些人,可以說是我運氣不好,但是到最後已失望到極點,完全灰心了,我認為大陸人那種根深地固的撕裂人格與人生態度,短期內無藥可解.
大陸有許多人,有許多的大學生,他們人好多,但是大陸人多,卻幾乎絲毫沒有人材,大陸的大學教育只不過教出一堆思想封閉,沒有是非能力的人,教出了一群行屍走肉,同時,大陸的媒體也無法教導正確的是非觀與國際觀,因為是非觀可能會衝擊到政權,報喜不報憂的媒體也無法教育人民,所以人的成長也無認知,而大陸只要是高知識份子,從大學到碩士,越高知識份子就幾乎越是集權主義與共產黨的崇拜者,以我個人的經驗,超過九成的學生都是"極度共產黨",只因為他們的家庭大多都是當權政府下的既得利益者.
雖然媒體不停的誇大與找題材,目前,我們一點不需擔心大陸的人材比台灣人材優秀,因為那種人文素養的距離太大了,就像許多人說的三代距離,三代距離永遠可能存在,但是,不代表台灣的年輕人不需要戰戰競競,人生本來就不停的要維持競爭與進步的精神.
我曾經拿著國際著名智力測驗的試題,測試現有的所有大陸員工,結果,他們並沒有比較笨,問題完全是在於人生的態度與個性.
除了教育,受到文革與鬥爭洗禮的文化,它的後遺症,思想都已極度的扭曲了,很難改變,大陸人早就失去了社會能力,他們多數的人也無法進步,因看不到外面.
現在,許多台灣學生想去大陸就讀,目的是要培養國際觀,其實,那是一個夢,只能培養大陸觀,到底,它是個封閉的體制與社會,真的要國際觀,就去歐美吧.
如果你想要的是大陸人脈,那就去吧,但別忘了人脈也靠運氣,人脈的建立也靠自我的優秀社交能力,成功也要靠自己的人生態度.
除此之外,大陸的學校完全無法培養出社會能力,而社會能力才是學生最重要的技能,台灣的教育至少還有那麼點社會能力,所以我並不十分贊成學生到大陸就讀,除非你真的想定居大陸.
說實話,不只對大陸,對台灣年輕人也很失望,近十幾年來,台灣一個大學生或碩士生的做人處事與行事能力,遠不如一個二十年前的高中生或專科生.
但是,對社會來說,學歷還是第一,只因為在華人世界,那是有收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