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的失敗有兩種,一種是分裂的家庭,另一種是過度的放縱與寵愛.

從國小到國中,許多父母不停的接送小孩,完全不尊重獨立人格的發展與環境能力,完全不給小孩的獨立處理的機會,過份的擔憂危險.

小時候無法面對危機與挫折,長大後更容易遭遇危險,最危險的莫過於自殺.

大人們不停著抱怨著無用的草莓族,卻還不斷的"生產一堆社會無法處理的物品",造成社會未來負擔.

在許多小學與幼稚園附近,家庭離學校的距離也只不過短短一兩公里,多數的家長不願意走路,父母騎著數十輛摩托車接送小孩,多數的父母讓幼童站在機車前面,有許許多多的三貼,也不在乎的安全帽,父母做了最壞的身教,以至於長大後的孩童學著飆車族在街頭放肆

這些父母在對自己便利的事物上,刻意省略了對於意外的責任心與以身作則的典範,自私的為自己尋找最舒適的解決方式,這樣的愛只是把小孩當做寵物與玩偶,不是真愛

如果父母想要將小孩送到離家距離遠的"自以為的好學校",那請告訴自己,要花力氣坐公車與多走路,也順便讓小孩懂的吃苦與運動.  

和貧窮無關,這些都只是大環境與心態.

不健全與隨便的教育塑造扭曲的文化,就像道教結合電音由中輟生幫派扮演,電音三太子,宗教的寧靜結合了黑社會與難聽的電音,醜陋與扭曲,卻變成"台灣驕傲優質文化".

在國外,常會碰到幼童撞到我或是踩到我的腳,他們多數會馬上說Excuse me,常讓人感動,會心一笑,相比在台灣,如果幼童踩到路人的腳,是大人們不懂的承讓小孩,小孩的父母會在旁邊虎視眈眈的等著要跟你打架

在台灣,小孩的教育是"永遠是別人的錯",我們應該學習一些禮節,有禮貌才是帶的出去的小孩.

去吃大阪燒,幾位五到八歲左右的小孩一坐下,就拿起鐵板桌上的鏟子,拼命的挖木頭桌面,互相嘻鬧武打,而大人們視作無睹,放任孩子們天真的玩樂

去微風廣場,看到幾次小孩在地下室飲食街裡板凳上跳來跳去,有一次,兒子說,那些都是壞小孩,他突然又說,"爸爸,為何有壞媽媽?",我說"你為何說人家是壞媽媽?",他說"因為他們都沒有把小孩教好啊,所以是壞媽媽.",他一直問,我回答不出來,過好一陣子,我說"因為他們的爺爺奶奶沒有把媽媽教好,所以就有壞媽媽."當然,我跟他說,你不能在公共場所隨便數落別人.

樓上的鄰居,有四歲的幼童與九歲左右的兄長,跟我們毫不認識,到我家拜訪,一進門,那位鄰居兄長突然要去搶電動玩具,馬上用抱怨的跟媽咪說很大聲"他不給我玩電動",而他四歲的弟弟,馬上跑到我敏感的電腦上亂敲,父母單純視而不見.

一個鄰居有位四歲左右的幼童,第一次踏入我家,就在裡亂跑,把我的整屋電燈全部打開,再迅速的全部重關一次,再迅速的全打開,而他的父母沒有制止,並很自然的跟我聊天.

我樓下的芳鄰在一樓與我聊天,他們的四歲小孩,就突然跳到一個位於大門前面五十公分高的花圃上,在上面跑跳了二十分鐘,父母完全沒有制止.

左鄰右舍這些百分之百的幼童行為,真是讓人對社會的未來擔憂,所以,這就是為何多數的台灣人要裝鐵窗,把責任推給過低的窗戶與公園過高的石階,那是最方便的教育.

之前,在討論大學生回答馬總統問題時,學生不站起來,是否該呼巴掌

其實,不用是馬總統,任何不相識的人,任何年紀相近或長輩,只要過來說話,站起來是必然的做人處事與禮貌,它是我人生中基本的尊重要態度也許不用呼巴掌,但是,這位學生的人格成長真是失敗.

人家說,在中國素質與思想的改變要跟上台灣還要三代,我非常的同意,我說台灣要跟上歐日卻也還要三代,而這三代的距離可能永遠存在,因為大環境的教育就是如此,要改進,談何容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cent Humility 的頭像
    Decent Humility

    生活的樂章

    Decent Humil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